首页

http://www.umfoot.com/

时间:2025-05-29 19:29:44 作者:“雪龙2”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浏览量:53714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考察亮点

  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3个新发现

  本航次主要有3个方面的新发现:

  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区域,而冰间湖200-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

  “雪龙2”号完成的考察任务是我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范珊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日本宫崎县以东海域发生5.2级地震

多年来,旅居秘鲁的华侨华人同秘鲁人民一道,遵纪守法,同甘共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华侨华人勤劳、勇敢、善良、上进的风貌,也得到了秘鲁当地民众的高度认可和发自内心的欢迎。目前,在秘鲁有上万家华人餐厅,这里有着“南美洲最地道的华人餐厅”。 “吃饭”一词甚至演变为当地对中餐厅的统称。此外,秘鲁西班牙语中的“老乡”一词,专指华侨华人等。

王毅会见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金太年一行

启动仪式上宣读了《2024年石河子“诵读工程”工作方案》,并为石河子“中国诗歌之城”文化品牌LOGO入选作品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外交部:欢迎大家到海南走走看看 也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疫情以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等行业为铜带来较多的需求增量,而对钢材需求增量却相对有限。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如火如荼,中国半导体产业也持续发展,这些会带来较大的电力需求,进而对发电和电网等产生需求,并间接推动铜需求增长。

徐嘉余说首秀感觉不错

当然,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绝不能停留在这些数字的变化上。事实上,绿色转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正因为此,全方位、全领域地推进绿色转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创新引领,统筹协调好重点领域的全面转型、关键环节的协同转型,真正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水利部:农村供水工程可服务人口达8.7亿人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使用购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电生产,宝马在国内37个非生产场所也全部使用绿电。宝马正推动包括生产基地、供应链、经销商和不动产合作伙伴在内的全价值链企业,实现能源电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